Posted in 心情, 说给孩子(们)的故事

巧遇的小幸福

昨天去了 straits quay 骑脚车。期间,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比如,独自一个人站在石堆上练唱的女士,一些遛狗人士任由狗儿大便在草地上也没有把粪便捡起来,帅气的日本跑步大叔等。

当我快离开的时候,一对刚到达的外籍父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带着眼镜,样子害羞滴滴的女孩大约8-9岁吧。战战兢兢地练习骑一辆成人脚车。她的爸爸则在一旁弯着高瘦的身躯,一边扶着脚车的椅垫,一边慢跑。我不禁替他觉得腰疼。呵呵。肯定的是,我看到了这位爸爸眼里的呵护和关爱。还有女孩很努力地用力骑。虽然摇摇晃晃的,但是,她应该是知道有爸爸为后盾,她可以放心地继续往前骑。

我好像是经过了他们两次后,自己突然有个小冲动,于是就在我们面对面要擦身而过那一刹那,我开口对女孩说,“you need to pedal faster! ” 父女同时给了我同样的腼腆微笑。接下来的碰面,我又看到女孩对我腼腆地微笑,我再次对她喊话,“you can do it!” 那位爸爸也跟着笑了。第三次看到他们,那位爸爸刚刚把手放开,女孩笑得很开心地朝我骑过来,我对她说,“Good job!” 她爸爸也跟着鼓起掌来。转回一圈,我远远地就看到女孩更加自信地骑,他爸爸终于可以挺直背脊拿着手机跟在后头拍视频。当我们再次快擦身而过时,我比了个大拇指给女孩,她依然是有点腼腆地微笑,甜美地模样。

我整个人顿时觉得很窝心起来,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两个瓜第一次学会骑两轮脚车的情景。一个三岁三个月大,一个三岁七个月大,他们那副稚嫩又有点梦幻地脸蛋。还有当时我和老公都想哭的感动,好像又再次涌上心头来。望着在不远处的孩子们,我感叹着时光飞逝的同时,耳边好像隐隐约约听见几天前,朋友发来她五岁大的儿子成功骑两轮脚车的视频里,她骄傲又开心地笑声。是的,这些都是无价的经历和感受,虽然无法用字眼完整地形容当下的心情,但是只要和经历过的父母提起,大家都会说我懂,然后沉浸在自己的回忆当中。。。。。。

 

 

Posted in 心情, 说给孩子(们)的故事

我们家的演讲台

我们家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时段和空间是让彼此提出疑难杂症,分享道听途说的故事、事件或者读到的小说和杂志内容,再一起发表伟言和看法,也就是福建话俗称的,演讲。会有这么一个平台皆因老公天生爱吹水,他的外号是水神(吹水的意思啦)。

我们的演讲台也就是吃饭桌啦。通常都是吃着晚餐开始,等清光了盘上的食物,依然意犹未尽地继续聊。随着孩子们年纪越大,再加上MCO呆在家中的时间很长,这吹水环节在周末也会发生在早餐和午餐时段,一开讲有可能就是2个小时多,甚至还会泡一壶茶后继续下去。

某天,我望着老公俊美的侧脸,他正滔滔不绝地演讲而孩子们则全神贯注地聆听,我突然冒起一个想法,我对老公说,“老公,你怎么当起一名工程师啊?你真的应该当个讲古佬,激励讲师或什么训导师嘛。多年以后,我想不管孩子们去了哪里读书或则工作,他们都会记得我们每一次在饭桌上的演讲。这将会是我们家的一个美好回忆呢。” 我望向孩子们,他们似懂非懂地微笑着。

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总会叮咛老公要用简洁话语,点到为止就好了。不然,孩子们会越听越懵。现在看到他终于可以口若悬河,有时候还耍了些调皮,唬弄两个瓜;啊,我除了翻个白眼也跟着哈哈大笑。想必,不只是两个瓜,我当年也应该就是这样被他的口水给迷惑,愚者上勾的。

 

Posted in Book

The Giver by Lois Lowry

Preface of the book: For all the children to whom we entrust the future

Chapter 1

“Each community has different rules hence the kids didn’t know what your play area rules were?”

“do you think it’s possible that he felt strange and stupid, being in a new place with rules that he didn’t know about?”

“yes, and now I feel sorry for him.”

当我们换个思考位置,或则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看事情的时候,本来的情绪就可能消失或转换成另一个情绪。

Chapter 2

12 岁的孩子开始接受他们未来职业的训练。这个决定是由一群的委员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订下来的。

让我联想到,父母对小孩的引导和栽培,是朝着预先设定的方向。

Chapter 3

“Three years, three births, and that’s all. After that they are laborers for the rest of their adult lives, until the day that they enter the House of Old. Is that what you want, Lily? Three lazy years, and then hard physical labor until you are old?”

我直接想到第一次怀孕的母亲,孕期的享福,孩子出生后的日子就开始耗精力,磨耐心。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Chapter 4

“Well, they tried to make her life sound meaningful. And of course, all lives are meaningful, I don’t mean that they aren’t. But Edna. My goodness. She was a Birthmother, and then she worked in Food Production for years, until she came here. She never even had a family unit.”

“But Roberto’s life was wonderful. He had been an Instructor of Elevens – you know how important that is – and he’d been on the Planning Committee. And goodness, I don’t know how he found the time – he also raised two very successful children, and he was also the one who did the landscaping design for the Central Plaza. He didn’t do the actual labor, of course.”

人老了,还得面对外人的评价,关于自己的一生。

身份地位和劳力的付出永远都是不成比例的。然而,事实上两者是互相依赖的。也想到男女平等的争论。

Chapter 5

“Can you describe the strongest feeling in your dream, son?”

“The wanting. I knew she wouldn’t. And I think I knew that she shouldn’t. But I wanted it so terribly. I could feel the wanting all through me.”

“Jonas, the feeling you described as the wanting? It was your first Stirrings. ”

以上叙述的应该是男孩第一次产生的性欲望。在故事里头的社会,规定每一天都会让这男孩吞下一颗药丸来抑制这个欲望。一切都好像是那么地理所当然和正常。

It was the sort of thing one didn’t ask a friend about because it might have fallen into that uncomfortable category of “being different.” Always better, less rude, to talk about things that were the same.

以上这句,是尊重的态度,是包容的行为,是被压抑的好奇还是被扭曲了价值观呢?

Chapter 6

这一章叙述的是孩子每一年的里程碑。传说中有一位12岁的男孩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职位训练(工程师),隔天就跳下河,游到对岸的另一个社区去生活了。没有人能够鉴定这个传说的真伪。

Chapter 7

这一章形容男主角被故意跳过颁发给他未来的职位的心情。

Chapter 8

男主角的职位是 Receiver of Memory. He has shown all of the qualities that a Receiver must have, that is Integrity, Intelligence and Courage.

“The training required of you involves pain. Physical pain.” 然而,在场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白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痛,因为就只有现任的 Receiver 懂。

男主角当下的心情是感激和自豪,同时也被恐惧包围,因为一切是那么的 unknown.

Chapter 9

Receiver 拥有的一个特权就是可以说谎。这是男主角在这个社区生活了12年,第一次知道,原来说谎是被允许的。他也突然联想到,会不会自己身边的大人们也一直都对他说谎呢?

Chapter 10

The current Receiver of Memory is tired, having the whole world memory loaded on him. And he wishes to transmit the memory to the new Receiver as soon as possible.

Chapter 11

男主角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雪花,第一次感觉到阳光的温暖以及晒伤的疼痛。

Chapter 12

男主角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红色。这个社区的科学家应该还在研究如何让每一位出生在这里的人变同类化,比如,没有肤色和发色之别。

这让我想起了 “Black lives matters” campaign. 一个极端的社会运动 (Social movement)。

Chapter 13

“We don’t dare to let people make choices of their own.”

“Very frightening. I can’t even imagine it. We really have to protect people from wrong choices.”

“He found that he was often angry, now; irrationally angry at his groupmates, that they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ves which had some of the vibrance his own was taking on. And he was angry at himself, that he could not change that for them.”

我联想到的是育儿之路。有些父母给予孩子们的自由度很广,甚至到了没有界限;有些父母管得很严厉,以至于到达专制;有些父母烦恼着如何地拿捏所谓的 “freedom within boundary”.

Chapter 14

They have never known pain, he thought. The realization made him feel desperately lonely.

这句话,我有很深的感触。可能是土相吧,要求和感受都是很高和精准,所以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旁人不能真正理解自己,又或者是,自己无法一百巴仙的感同身受他人的遭遇。

“But why can’t everyone have the memories? I think it would seem a little easier if the memories were shared. You and I wouldn’t have to bear so much by ourselves, if everybody took a part.”

“You’re right. But then everyone would be burdened and pained. They don’t want that. And that’s the real reason The Receiver is so vital to them, and so honored. They selected me – and you – to lift that burden from themselves.”

“When did they decide that?” Jonas asked angrily. “It wasn’t fair. Let’s change it!”

“How do you suggest we do that? I’ve never been able to think of a way, and I’m supposed to be the one with all the wisdom.”

“But there are two of us now,” Jonas said eagerly. “Together we can think of something!”

“The decision was made long before my time or yours,” The Giver said, “and before the previous Receiver, and -” He waited.

“Back and back and back.” Jonas repeated the familiar phrase. Sometimes it had seemed humorous to him. Sometime it had seemed meaningful and important. Now it was ominous. It meant, he knew, that nothing could be changed.

这些对话,提醒了我,在一个家庭里的分工责任负担,社会上的资源分配,政治上的不公平政策等情况。

Chapter 15

男主角经历了濒临死亡的过程和感受。

Chapter 16

The Giver 为了弥补把死亡的记忆传给了男主角,他今天把美好的记忆比如爱,传给了男主角。

男主角问爸爸妈妈:”Do you love me?”

“Jonas. You, of all people. Precision of language, please!”

“What do you mean?” Jonas asked. Amusement was not all what he had anticipated.

“Your father means that you used a very generalized word, so meaningless that it’s become almost obsolete,” his mother explained carefully.

Jonas stared at them. Meaningless? He had never before felt anything as meaningful as the memory.

我相信爱,感受到爱也给予爱。一个没有了爱的生活,应该很枯燥乏味,缺乏活力吧?

Chapter 17

男主角得到记忆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的失去。一份对好朋友们的爱却永远得不到他们回报,经历过战争的恐怖感受却无法告诉好朋友们它的残忍。最让人绝望的是,他知道他无法改变这一切的安排。

Chapter 18

Memories are forever.

男主角提出了被 Release 的想法。这一个举动激发了 The Giver 的思考,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Chapter 19

男主角目睹了被 release 的婴儿就是被注射毒药然后死去。下手的是他的爸爸。公式化的行动让男主角崩溃了。

读着以下这段话,我的心隐隐地感受到 The Giver 的悲痛。

“You suggested, Jonas, that perhaps she wasn’t brave enough? I didn’t know about bravery: what it is, what it means. I do know that I sat there numb with horror. Wretched with helplessness. And I listened as Rosemary told them that she would prefer to inject herself. Then she did so. I didn’t watch. I looked away.”

Chapter 20

男主角和 The Giver 即将开始一个逃跑计划。男主角希望 The Giver 可以和他一起离开,然而,The Giver 选择了留下来陪伴他的女儿,Rosemary。

Chapter 21

男主角的爸爸说第二天他将会 release Gabriel。他并不知道男主角已经知道什么是 被 release。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男主角临时改变了计划。他决定把 Gabriel 一起带走。

Chapter 22

男主角在逃亡的过程经历了,饥饿,疲惫;他也第一次感觉到全身浸泡在雨水中的那种寒冷。

他也很害怕他救不到Gabriel。他的心想着的都是Gabriel,而不是自己的感受。

Chapter 23

男主角第一次摸到真正的雪花。他努力地传送温暖的记忆给Gabriel,以让他可以继续支撑下去。终于,他听见了歌声,一个 The Giver 最爱的记忆也是还没来得及传给男主角的记忆。现在,男主角自己拥有了这个亲耳听到的歌声的记忆。

我想,作者或许是想要和青少年们说,坚信自己的理想,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一切。

p/s 昨天老公也分享了 Steve Job 的故事。Steve Job 说,唯有走过了,回头再看一切经历,我们才能够知道我们的现在是如何形成的。并不是我现在所作的一切能够让我在未来得到些什么。这和 The Giver 这本书所讲的 memory 有点相似,以前的记忆是来帮助我们看清、面对现在的问题。

 

Posted in 心情

大自然中的第一次

今天爬山去了。停了一个周末没有爬山,加上自己这几天拉扯到肌肉不能运动,让我好想去户外透透气。

老公说今天就来个小探险,走我们没有尝试过的路线。

爬到五号山的一半吧,我们来到一处比较光亮的小径,那里竟然还有两条瓦片建的水沟。很奇怪的发现因为那里看起来人烟稀少,怎么突然之间就出现了两条流着水的沟渠。我突然和老公孩子们说,“你们帮我遮住,我想要小便。” 老公皱了皱眉头,问,“就在这里?” 我环视了四周,问,“你觉得会有人经过吗?” 他有点无奈地说,“好吧。” 我有点担心地问,“会不会得罪山神?” 他毫不犹豫地说,“就拜拜嘛。”

我也紧张地用双手拜拜四周,动作很快地蹲下小解。解放着的当儿,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哇,我还射的蛮准的,完全在沟渠里。” 然而,我怕得罪山精,所以不敢说出口。完事后,我觉得好舒服啊。虽然拇指头有点疼,因为过度紧张地拉住裤子。:p

爬到了5号山顶,休息了一会儿,老公说我们用另一条山路下山。这条路叫黑 pipe, 因为整条山路的地上都有三条不同年龄的黑色水管。当我们一路走到蓄水的尽头,已经没有前路可继续了。于是,就决定往回走。儿子这时候说,“我们白走了这段路。” 忘了是谁回答,“人生就是要不断尝试地。走错路就回头而已。再找另外一条出路。”

回到五号山顶,老公说不如我们尝试走和平之路吧。没想到这条和平之路一点也不简单和平。有好几次我们都需要用趴的越过倒地的大树,而旁边就是悬崖了。途中,孩子们望着前方崎岖不平的路,都要求要掉头回去。我接话说,“和平从来就不是一开始就和平的。全部都是要开战,死了很多人后才能够和平的。” 这句话引起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讨论起战争的起因和战后所谓的和平。

当我们终于来到“peace trail” 的牌子前,才发现前路看似没有路走了,于是又再一次转回头来到十字路口,往左边的山路走下。我的双脚开始疼痛起来所以越走越慢。这时,小宝贝回头问我需不需要她等我,我回答说不用。走在最前头的老公突然说,“一定要等。我们是一个team, 一定要一起的。” 我乘机撒娇,“可是你明明就走得很快,都没有等我。” 老公:“我每一次都会回头看你有没有跟上来啊。” 我满意地偷笑。

渐渐地,我们来到射枪俱乐部上面的山。哇,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它的场地。也是第一次在这个角度看植物园,很美!

老公提议不如就在这里野餐。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提议。才刚把食物拿出来,我和小小宝贝就被震耳欲聋地枪声吓坏了。小小宝贝直接就捂住耳朵。我说我受不了了。老公就叫我们俩先下山,他和小宝贝吃完了就会追上我们,同时也抛下一句,“真是大煞风景!” 我们在比较低的地方汇合了又一起下山。老公:“这应该是我们最后一次爬这条山路了吧。和平之路果然一点也不和平,充满了砰砰砰的枪声!” 

回到家,吃饱休息的时候,大家都说很喜欢爬山过后的这个时光。

我和老公解释:“没想到,我越老就越做出比较野的行为。我第一次在树林里小便叻。以前我都不能想象那些在野地露营的女生怎么解放。这次我其实是看到有沟渠所以才勇敢一点的。因为我担心如果在草丛,会有虫子爬进我的身体里。” 老公不屑地说,“通常有这种担心的女生一定会发生这种状况。那些大剌剌的女生露营了很多次,在荒野里解决了这么多次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就好比那些经常说爬山危险,会迷路的,当他们第一次去爬山的时候就肯定出事!” 两个瓜听了觉得好像得到真理那样不停地点头,而我,只能撇了撇嘴。

今天的和平之路探险,在我们用了3小时8分钟,走了4.7公里之下安全地圆满结束。

 

Posted in 心情

爱情论

昨天,老公很专注地看着工作上的图表。

我:新工作很难吗?

老公:很难。

我:那么是处理老婆比较难还是工作比较难?

老公:当然是老婆难!不过,我喜欢我的老婆,不喜欢我的工作。

今早,我分享了一段关于爱情的形容给朋友,然后他发了一句话过来,“因为,你赢了”。我不是很懂得是什么意思,然而,却激发了我问一问老公的兴致。

我:在爱情里,你是赢家还是输家呢?

老公:当然是赢家。我可以和我爱的人一起生活。

我:那,你觉得我是赢家还是输家?

老公:这个嘛,要看一看你了,落难公主。你嫁给了穷光蛋。

我:不是穷光蛋。而是一名演员。我看到他很会切菜就以为他是一名厨师,结果他说他还没有学到如何烹饪;我看到他弹 Heart and Soul 就以为他是一名钢琴家,结果他说他还没有学到第二首歌。

老公:对。然后还以为他是位国王,原来,皇宫里就只住着他一个人,所以他会懂这么多活儿。

 

Posted in 心情

FMCO

FMCO的第19天吧,我决定写下来自己的心情。

今早, 一家人坐着吃早餐,我把心里感受说出来,“我想念大自然。我想念树。”眼泪就忍不住夺眶而出。小宝贝开口说,“妈妈,从露台望出去都是树啊。你没有离开过它们。” 老公说,“等下你就下楼走走,去公园跑跑吧。”我突然觉得很讽刺也有点滑稽,这不就是我曾经建议同样被坏情绪缠身的老公的提议吗?

应该是上了biography workshop, 看了那部电影,接触了那首歌,回想起一位年轻组员的分享后,我的心情就像被吵醒的火山,开始喷出浓烟,岩浆在地底下翻腾,好几次临近火山口,都被我的理智硬生生地压下去。

看着老公也很努力地维持着正常的生活,工作,陪小孩玩,教书等;然而脸上的光泽却是一天比一天暗淡,食欲一天比一天差,晚上也睡不好;我好像比他过的更好嘛。(这时候,脑子里又重复着这段歌声:The way that it’s working, you know it’s not working. Way things are going, where are we going? What does it matter, it’s mind over matter? When it’s all over, nothing is over.)

我的心渴望的是什么?是自由?是树林的气息?清新又有点潮湿的空气?是孩子们可以在一大片空地自由地大声欢笑声?是我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的坐着看日出?还是,我希望看到老公开怀大笑?

让我想到要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的是一本书叫“美人树”的一段话:这些话,我和其他树说,他们不爱听,也不理解。不被理解是很痛苦的事情,会很孤单,你懂吗?

自从去年MCO开始以来,我和老公不止一次面临这种无奈的局面。“有饭吃,有收入,健康就好了。要感恩,要知足。不要无病呻吟。”然而,有没有人愿意真正地聆听对方想说的话呢?有没有人愿意尝试去理解对方和接受对方呢?而不是强制性地要对方依照自己认定的方式去改变和生活?

自由(户外活动)一直都是老公的需求,活着的动力。不是山珍海味,不是名牌名利,也不是赖着床上看戏滑手机。而我,应该就是想要和他在一起吧。当然,我也喜欢在树林里的宁静,更喜欢看到他那顽皮的笑。

下午茶时刻,我说儿子是又小又好动的 mantis , 女儿是喜欢吃东西的 kungfu panda, 儿子说老公是 master oogway (他的确是家里最有智慧的人), 老公说我是一直在寻找 inner peace 的sifu, 那个看到左边右边的人怎么这么快就找到 inner peace的red panda。这话一出来,就直接让我开怀大笑,并对着老公说:“你回来了吗?怎么能够开始逗我笑了?”他就只是挤出一个笑容给我。

写到这里,心情比较好了。就此停按吧!(按键盘嘛 =P)

Posted in Homeschooling, Waldorf Education, 心情

接受他而不是改变他

中午,和老公聊起Alvin的分享,关于OCD。

我:他说买多几间屋子,练习等待拿锁匙的经历,就会慢慢地学会应对。Practice makes perfect.

老公:我觉得,是要接受对方而不是要慢慢地改变对方。如果是要改变对方的话,不只是对方辛苦,自己也会辛苦。

我:早上,你就是接受了儿子的ritual, 念故事给他听?每天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听故事。

老公:嗯。当你了解一个人后,就不会因为不明白他而生气他。我们的学校制度就是设计成不能了解你们这种人。(指的是土相的人)以前都是 home schooling. 当开始建工厂后,学校才开始出现的。为的就是要训练出一批能够迅速懂得 step A, step B, step C 的人。像你们这些因为不明白 step A 然后没有直接发问的人,等到老师教导 Step E 的时候才问回 step A, 老师当然就不会有耐性啦。因为他们要很快地教完课程,像工厂的制造业那样,跟着预设的流程走。

我:是的。我小时候就是第一节的课上完了,第四节的时候,我还在想着第一节的那个问题。但,不代表我没有听懂第二到第四节的课程。我只不过是会问回第一节的东西而已。就像现在小小宝贝过了好几个小时后,会问小宝贝她说过的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小宝贝就抓狂了,说:“我都不记得了,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我连我自己为什么要说也不知道,为什么已经过了那么久的事情你还要记得,还要拿出来讲?!” 小宝贝和我哥是一样的气质,这一幕,我小时候,我哥和我也上演了很多很多次。

老公:所以我们要教他们,这个世界上有你们这种人,也有其他不同气质的人。当他们了解后,就会接受对方,不会因此而生气。就像小小宝贝每次都是因为小宝贝生气了,他也开始生气,两个人才会吵架。如果他们知道答案就告诉土相的人,不知道答案也不必和他们发脾气,就接受他们是会问起过了很久的问题、事件的。我最近就是想到一件事,我们大人睡不着的时候都会爬起来,煮面吃,看电脑等。可是,当孩子睡不着的时候,我就会生气,说:“我已经陪了你一个小时了,你怎么还不睡?” 我不是后悔或内疚我做错了,我觉得当时的我就是没有那个 awareness, 我过后想到这点的时候,就没有再生气了。我会让孩子起身,做点事,然后困了才去睡觉。毕竟,睡不着觉的时候,一直躺着也很辛苦啊。

我:你也是因为接受了我,我才可以更了解自己,有那个 awareness, 听得进你的话。

 

Posted in 心情, 说给孩子(们)的故事

似曾相似的经历

今天下午,小小宝贝在外婆家的厕所好一段时间。妈妈等了好一会儿,厕所才发出解锁的声音,可是,门却没有打开。又过了一阵子,小小宝贝才慢慢地走出来。

妈妈:Are you ok? 刚刚是在大便吗?

小小宝贝:没有,我只是小便。不过,我洗手的时候,把裤子弄湿了。

妈妈望着湿淋淋的裤子,正想着可以怎么坐上车回家之际,外婆已经出现了并且一口咬定小小宝贝一定是大便在裤子了。妈妈按捺着心中的不满,冷静地回应,“小小宝贝只是洗手弄湿了而已。你这么说话会让人家生气的。”

妈妈告诉小小宝贝,“就这样上车吧。只要铺一条毛巾在座位上就没事了。” 走出外婆家大门时,妈妈依然想不明白地问小小宝贝说,“怎么弄湿了裤子还会没有察觉到的呢?” 然后就自己先到车里铺毛巾。

当妈妈在路边准备好了一切,听见外婆的笑声和姨丈说的一句话,“没什么,就只是洗手弄湿罢了。” 回头看见小小宝贝走过来请妈妈帮他绑紧裤子。妈妈这时候发现,裤子打了个死结于是就叫小小宝贝先上车,下车的时候用手抓住裤子就好了。

当妈妈正要开车之际,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啊,难道是因为小小宝贝解不开裤头的结所以尿在裤子了?” 妈妈若无其事地问了小小宝贝是不是这样,小小宝贝很自然地说是。妈妈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儿子还是愿意对我诚实。” 妈妈也盘算着回家要如何和小小宝贝分享妈妈小时候的一个类似的经历。

回到家里,小宝贝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一切告诉了爸爸。爸爸待小小宝贝冲凉出来的时候就嬉皮笑脸地问他,“洗手盆刚刚是不是坏了啊?” 小小宝贝不明白爸爸的意思,还在反问爸爸是什么意思之时,妈妈对爸爸反了个白眼说,“又不是什么大事。小小宝贝,不懂妈妈有没有和你说过妈妈小时候也曾经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话还没有说完,小宝贝已经抢着接话。“就是妈妈幼稚园的时候。妈妈穿了一件很多钮扣的衣服上学,结果来不及解开钮扣,小便出来了,对不对?”

妈妈接着说,“是的。那是一件连身长裤。我还记得肩膀上是有钮扣的。然后我不会解开,结果就忍不住尿裤子了。当时,我赶紧把水罐的水也全倒在我裤子上以便可以说是我打翻了水。结果,我的姐姐一看到我下半身湿淋淋的,就嘲笑我是尿裤子了。我无论如何都否认。所以小小宝贝,你要知道你和我不同,你在这个家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爸爸妈妈和姐姐都不会嘲笑你的,所以你可以放心地告诉我们真实的事件。”  小小宝贝转个身又和小宝贝玩闹去了。

晚上,小小宝贝睡着后,妈妈和爸爸聊起这件事,爸爸说,“笑一笑而已。让我们笑好过给外人笑他。社会本来的真实状况就是会被人笑。” 小宝贝也说她无所谓被人家取笑。妈妈却有另一番看法,“就是现实社会里会被人取笑,所以我们是家人的更不应该笑。把quota留给外人。连姨丈都会帮忙顾着小小宝贝的面子了,你们两个竟然还一起取笑他。你们俩是同样的性格,不会在意的;然而,小小宝贝的性格可和你们不一样。我和他可不能让家人取笑的。”

妈妈也不能够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只是觉得将心比心,如果一个小孩决定要隐瞒事实的时候,那也就是代表他有所顾虑或避忌了。我们身为大人的,或许就应该保护着他的面子和那颗待壮的心。

Posted in 心情, 说给孩子(们)的故事

小小宝贝的长大论

今天早上,小小宝贝和小宝贝聊着天。妈妈隐隐约约地听见小小宝贝说,“姐姐,我们越来越大就会越来越远离彼此,对吗?” 妈妈的心突然一惊,因为这是妈妈不久以前和朋友聊起的一个话题。当时,妈妈还因为小小宝贝不再愿意坐在妈妈怀里听故事而心酸掉泪。小小宝贝的解释是他开始坐得不舒服了。嗯,以前小宝贝也是有过这个过程。

接着,轮到小小宝贝问妈妈: 妈妈,是不是我和姐姐越来越长大,就会和你跟爸爸越来越远了?

妈妈:你是问你和姐姐呢?还是你和妈妈爸爸?

小小宝贝:我和你和爸爸。就好像你长大了就没有和外婆一起住。我和姐姐也一样,就像你也没有和阿姨一起住了,对吗?所以,以后我和姐姐也会是一样的,我们不会一起生活了?

妈妈只是微笑点点头。心里想着的是,妈妈的宝贝儿子好像思维上又不同了,有种长大一点了的感觉。

Posted in 心情, 说给孩子(们)的故事

MCO 2.0

刚才,我们一家人一起吃早餐,小小宝贝突然说:爸爸,MCO的时间过得特别慢。

小宝贝:怎么说呢?

小小宝贝:好像今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我以为是 MCO的第二个星期六了,结果爸爸说才第一个星期六。也就是才过了几天而已。平常没有MCO,我们的时间都是过得很快,一下子就是星期六,爸爸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了。

妈妈听了,心一酸和一丝丝的担忧涌上心头。这证明了从星期一晚上开始就发恶梦的小小宝贝,的确是受了MCO被逼关在家的影响,晚上都睡不好。每一次爸爸妈妈隔天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或则当场把他叫醒,他都说不出到底是发了什么恶梦, 连自己哭泣也不记得了。

希望我们一家人可以一起很正面地渡过这次的MCO2.0! 小小宝贝,你要撑住,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